团队聚焦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领域的前沿问研究。团队现有成员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青年博士6人,团队负责人为赵敬伟。
太原理工大学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团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爱国奉献、爱岗敬业以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深植于团队文化之中,并不断传承与弘扬。团队以培育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聚焦金属材料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领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1. 丹心育桃李,德馨铸师魂—彰显师德风范
团队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视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团队负责人赵敬伟及团队主要成员为教育部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团队教师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和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在教学中一丝不苟,在科研中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塑造,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成长,用言传身教为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潜心教书育人
团队深知教育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多年来,团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材与课程建设方面,出版多本高质量专业教材,精心打造高质量专业课程,涵盖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核心技术。课程教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开展实验教学与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勇于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团队的研究方向面向科技和产业创新前沿,在微细结构精密制造、纳米润滑与表面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解决了领域内多个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在Acta Material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等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及教学奖励10余项,水基纳米润滑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转化与应用,为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4. 不辞长作山西客,为爱汾水绿如蓝—热忱服务社会
团队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依托团队在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开展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社会服务活动。团队负责人受聘山西制造企业科技副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团队开发的水基纳米润滑技术和表面质量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轧制和机加工企业,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合作奖一等奖;微合金钢研发成果在山西法兰制造企业获得转化应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荣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5. 众星拱月,相得益彰—打造一流团队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才引育。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团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团队注重内部人才培养,为年轻教师提供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挂职锻炼的机会,搭建优质的科研平台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团队中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青年骨干,为团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砥砺前行,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精密成形与表面技术团队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太原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