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莉,讲师,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马丽莉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怀投身学生工作。她创新构建“12525”学生工作体系,在思政教育、专业实践、心理育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马丽莉同志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指导“螺丝钉之家”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2024年组织志愿服务173场,累计服务时长1.98万小时,服务足迹遍布社区、乡村、企业。团队获评山西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事迹被党建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设计特色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关键节点。“毕业福包”传递学院深情嘱托,“考研壮行仪式”激发学子拼搏豪情。构建学院新媒体宣传矩阵,以“最好的机械-最好的我们”为主题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创新推动党团工作力量下沉,实施“党团先锋岗进宿舍”计划,在宿舍区建立六类服务岗位,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社团活动辐射带动”与“宿舍阵地精准滴灌”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
马丽莉同志聚焦学生专业成长,推动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成才搭建坚实平台。牵头制定《课堂纪律督查方案》,推行“学霸课堂”、“重点课程小课堂”等学业帮扶机制,组织优秀学生和教师开展辅导答疑,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积极推动学工队伍与专业系室协同,促进学院四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2024年,学院学生获国家级奖项93项。特种机器人创新基地团队在她支持下,连续四年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精心指导机电专业学生陈弘凯备赛,夺得全国金奖,实现学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马丽莉同志始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探索心理育人与思政教育、生涯教育融合的新路径。她创新构建“幸福机械-蓬勃生涯”积极心理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心理游园会”、“品格优势团体辅导”等特色活动30余场,提升学生心理弹性和幸福感知力。完善“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心理工作站”四级预警网络,建立“月度心理安全会商机制”,实施“21天积极心理品质养成训练营”等项目,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主持省级思政工作研究课题3项,推动学院获批学校首批“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马丽莉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将严格管理与温情服务融入育人全过程。她以身作则,带领学工队伍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育人团队。在她的领导下,学院荣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的工作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业绩,生动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