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原理和设计教研室副主任,《机械原理》课程负责人。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横向项目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发表教改论文4篇,其中核心教改论文1篇。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3次,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等。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1项,山西赛区一、二、三等奖共40余项;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获评2018年和2022年度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学指导教师、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山西省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教金、2023年机械工程学院“川润”奖教金等。参编本科生“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战略新兴领域“十四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等。主持《机械原理》课程获评2024年山西省一流线下建设课程、2022年山西省一流线下培育课程、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校级一流课程。
承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建设机械工程学院“思拓”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基地。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点,探索“项目-课程-实践”课程思政多元育人机制,进行“思政案例引导、创新融合实践”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通过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驱动的教学设计,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有机融合,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让学生从系统方案设计、运动仿真、实物制作及调试等开展全过程工作,进而综合性、完整性地参与一项机械设计实践工作。教学教研改革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系统分析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