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会员,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山西省分赛区委员会秘书长,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一、深耕竞赛一线,构建双轨驱动育人体系
我始终坚守学科竞赛指导一线,连续5年承担两大A1级赛事省级赛事组织工作,形成“竞赛组织+指导实践”双轨驱动模式,实现区域赛事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
两大A1级赛事省级负责人:
作为省级赛事负责人,连续五年(2021–2025)负责统筹组织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山西赛区的工作,每年组织400余名学生参赛;同步担任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设计赛山西赛区负责人(2024–2025),组织200余名学生参赛。比赛期间,积极宣传组织赛事,使我校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均为山西省高校榜首,并指导学生的作品去意大利米兰“感知中国”设计学术周活动展览,构建了区域性竞赛引领平台。
2024年12月2号,我组织并召开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山西赛区巡讲会,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赛事信息,加深他们对米兰设计周的理解。
2025年1月3号,我组织并召开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山西分赛区启动会暨设计类人才培养研讨交流会,推动各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借此提升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竞赛辅导质量,为设计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4月24号,我组织并召开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专项赛道“AI技术重构设计未来,赋能设计全流程"专题讲座,邀请设计总监现场演示AI辅助设计全流程,推动新技术与竞赛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技术分享,更是新时代设计人才的赋能计划,为设计学科学生注入了新的知识和潜力。
可持续竞赛团队建设:
创建“天工竞选”设计工作营,组建由3名骨干教师、3名企业导师、12名获奖学生构成的导学团队,建立“老生带新生、获奖者助指导”的传帮带机制,团队稳定性达100%。
二、摘金夺银创突破,锻造国家级奖项
2024-2025年期间,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A1级别赛事多项,斩获A1级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1项。个人获得多个A1级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通过“天工竞选设计工作营”建立可持续导学机制,推动往届获奖学生参与团队传帮带,近三年将竞赛成果转化为落地成果,形成“参赛-获奖-转化”闭环。
三、创赛教融合范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将竞赛实践深度融入教学改革,打造可复制的课赛融合范式。主持山西省教改项目《基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开发“竞赛命题→课程模块→实战项目”三阶教学模型。
将竞赛命题植入专业课程,学生作品入选省赛率提高。推动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80%植入竞赛模块,学生课业作品参赛转化率提升。
作为扎根竞赛育人一线多年的实践者,我始终以“点燃创新火种,传承匠人精神”为使命。未来将持续深化赛教融合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设计人才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