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燕,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从教30年来,她始终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科技兴国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追求,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立德树人方面,熊晓燕教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任务,将“螺丝钉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机电第一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省高校研究生样板支部”,机设系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通过组织“螺丝钉之家”志愿服务和重点企业参观实践,深化学生专业认知和服务国家建设的使命感。
在教学改革方面,熊晓燕教授扎根教学一线三十年,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并获“山西省本科教学名师”称号。她带领学院组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转变,积极推广慕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她主持建立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并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建立机器人工程专业,主持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她组织申报并获批机械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山西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及特钢装备现代产业学院。主导修订多个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智能矿山装备、先进冶金装备等前沿方向模块,构建机械类新工科专业集群。她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行业龙头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校企研究院3个,组织学生承担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构建“以赛促育、赛教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在教材建设方面,她作为副主编出版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累计发行近百万册,被90余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体系建设团队核心成员,她统筹跨学科、跨院校专家资源,带领团队出版10本教材并完成数字资源建设,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在科学研究方面,熊晓燕教授被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级项目1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她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依托研究院组织师生参与产业发展战略咨询课题,科学规划高端人才培养方案。
熊晓燕教授始终秉持以德树人、以情育人、以智启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人才。她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卡脖子”技术,矢志打造一流团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