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光整加工专业技术委员会理事、山西省企业科技副总等。
李秀红教授长期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潜心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者的责任与奉献,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现为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课程负责人,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团队负责人,兼任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华北地区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委员、山西省首批科技副总、山西省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委员、《表面技术》编委、《金刚石磨粒与磨料》编委等。
教学上,构建“思政引领、创新驱动、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教学体系,负责建设了《机械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020),创设“时新案例驱动-时空多维互动-探究能力提升”教学模式;深度融合“螺丝钉之家”品牌与“大国重器”案例,将唯物辩证思维贯穿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依托“一平三端”平台创建多维互动课堂,课程累计浏览量超598万;构建“课后探究-课程设计-学科竞赛”三级育人体系,年均400名学生参赛,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100余项。主编出版高端装备领域教材《机械设计》,参编国家级教材3部,发表教改论文6篇。成果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科研上,立足高端装备光整加工技术研究,攻克主动激振抛磨关键技术,揭示“器壁效应”,发明颗粒流场设计方法,研发系列工艺装备;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其他纵横向项目10余项,指导硕博生20余名;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航空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1部,手册1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年覆盖500+学生),助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