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回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 新教师青年基金撰写与申报

发布时间:2025-09-27阅读数:

9月25日上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在迎西校区思贤楼三层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宝俊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6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教师工作部部长姚晓红主持活动。

王宝俊教授以“严密的逻辑、清晰的线索、准确的表达”为题,围绕基金项目申报的11个方面与青年教师分享了项目撰写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对项目选题、立项依据、创新点、关键科学问题等的精准凝练与研究逻辑进行重点讲解。

王老师提出选题应“具体有限,小而精”,建议从两个方向切入:一是从博士论文的深度延伸,挖掘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是结合现有团队研究方向,寻找创新突破点,确保研究的延续性;立项依据需开门见山,直击项目主题,避免空话套话,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自己的认识,要指出“难处”,自然引出核心问题,参考文献需经典与前沿结合,重视国内同行成果的同时,也要适当注意自己的成果。

王老师强调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凝练到位是项目的“灵魂”,科学问题要体现一般性,具备基础性和共性,避免与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混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须紧密支撑关键科学问题,建议采用框架图直观展示思路,提升评审理解效率。创新点可从理论、视角、思路、方法、对象5方面抽象出来并须进行二次凝练。王老师指出,项目申报成功依靠两大核心要素:“科学问题”和“学术思想”,申请书本质是围绕这两点的严密论证过程,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线索和准确的表达。

王老师最后希望大家要早思考、早动手,不断打磨材料,争取好的成绩。

在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提问,就项目申请过程中的困惑、摘要的凝练、专家意见的取舍等问题与王宝俊教授进行了讨论。

本次专题讲座为我校青年教师提升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质量提供了有力指导。讲座内容详实,针对性强,重点围绕选题构思、框架搭建及具体论证等关键环节,为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提供了专业、实用的指导建议。

初审:闫虹霞

复审:杨滇平

终审:姚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