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回顾 | 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调适专题(一):新教师持续发展的“4944”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5-11-17阅读数:

为助力新教师破解职业适应难题,实现从“博士毕业生”到“成熟教师”的快速跨越,11月17日下午,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调适专题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西大学侯怀银主讲,6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由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副部长(副主任)杨滇平主持。

侯怀银教授以《博士毕业后教师的持续发展》为主题,针对新教师“教学经验尚待积累、科研方向需待聚焦、职业路径有待清晰”的成长困惑,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系统解读大学教师持续发展的“4944”工作法,即坚持好四个导向,进行好九个建设,实现好四个依靠,发挥好四个作用。

他指出,大学教师的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好四个导向,即坚持政治、组织、问题、成果“四个导向”,为职业发展校准方向,确保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其次要抓好教学、成果、课题、智库、平台、条件、团队、职称、家庭“九个建设”,在入职初期需尽快建立规范的教学常规,站稳讲台;在重视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强化科研成果的建设,紧扣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重视课题申报与成果沉淀;注重团队协作,主动融入师门与校内团队;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智库领域和主攻方向;不断增强对高校教师的胜任力,主动参加各类教师职业水平提升活动;科学规划职称晋升路径,兼顾家庭建设,达成工作与生活的动态平衡。第三要实现好四个依靠,构建全面发展支撑体系,即主动、自觉并有责任和智慧地处理好“七学”关系(自己与学校、学院、学科、学生、学术、学界、学派的关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保持勤奋努力、获得家庭支持这“四个依靠”,大学教师要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领航员,真正为学生和自己的生命负责。最后要发挥好“四个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家庭发展中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价值的多元化彰显。

本次活动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分享过程中,侯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的实践经验,为“4944”工作法的每一项内容都提供了可操作、可落地的实践方案。侯教授还引用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经典论述,“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深刻阐释了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意义,引发在场教师共鸣。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破解职业初期的成长困惑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蓝图,不仅理清了教学、科研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坚定了快速成长的信心。大家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日常教学、科研与生活之中,加速实现从“适应期”到“突破期”的转变。

        此次专题活动是学校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为新教师搭建了与学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优质平台。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调适需求,推出更多针对性专题活动,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持续动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初审:闫虹霞

复审:杨滇平

终审:姚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