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与竞赛水平,10月31日下午,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与机械工程学院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一层报告厅联合举办了教学能力提升专题报告。本次活动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于靖军教授,分享了“脑-手-心”三位一体、双轮驱动、四“方”传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参赛经验。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丁华主持,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主任)姚晓红、校级督导任家骏、晋中学院机械系副院长解继红及全校100余名教师参加。

于靖军教授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参加第五届教创赛心得体会》为题,系统梳理了教创赛近五届的发展趋势与赛道变化,为我校教师把握备赛方向提供了宏观视角。随后,他聚焦备赛实战,全面解析了从前期准备、课堂实录、报告撰写到现场汇报答辩的全流程要点,并重点就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与现场展示技巧进行了深度剖析。

他指出,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需注重逻辑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确保内容既充分体现教学实践的独特性,又具备理论支撑的严谨性。课程目标应着重于知识延展、高阶思维、创新设计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外,还需深入开展学情分析,精准挖掘教学痛点,系统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并建立多元、多维、全过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同时,他强调现场展示环节的重要性,建议教师通过生动案例和清晰表达,充分展现教学设计的核心亮点,并提醒教师在答辩环节中保持自信与从容,灵活应对评委提问,从而更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创新价值。
本次活动分享内容翔实,案例鲜活,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极具实操价值的指导。老师们表示:于靖军教授分享的教创赛心得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让人获益匪浅。于老师的教学模式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启发我们思考如何以创新赋能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为新工科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范本,也为我们厘清了备赛思路,指明了创新方向。这份干货满满的分享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备赛热情与信心,我们将积极消化吸收,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持续的教学改进,为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高效组织参赛团队”、“如何科学收集教学成效数据”等问题踊跃提问,于教授一一给予细致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本次报告会是我校助力教师教学发展、积极应对教学创新“三难困境”的一项务实举措。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与顶尖赛事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有效激发了我校教师追求卓越教学的内生动力。学校将持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理念,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初审:闫虹霞
复审:杨滇平
终审:姚晓红